张燕: 认清问题 找准方法 把握陕西文旅融合发展方向

2018-11-21  来自: 丝路国际传媒网

丝路传媒网

陕西文旅融合的现存问题:

陕西省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这些都为陕西省文旅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陕西在文化旅游活动、文化旅游商品、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企业发展等方面还存有诸多问题,需要突破和解决。

         首先,管理体制缺乏融合,制约了文旅融合发展

制约文旅融合发展的首要障碍就是体制问题。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是并列的两个政府职能部门,各自职责不同,沟通往往困难。文化管理部门管理娱乐场所和文化场馆,侧重从文化建设的视角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对于整体市场需求的思考,缺乏对文旅融合发展的规划和思考,缺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旅游管理部门则专注于旅游服务,市场化运行,导致了旅游发展缺少文化资源的支撑而停留在表面化的现状。再有,文化旅游景区又分属于旅游、文物、宗教、文化、国土资源、环境等不同部门管理,难以沟通协调,不利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因此,由于体制制约,跨界融合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成为融合的阻碍。

         第二,融合深度不够,融合层次不高

虽然陕西文旅融合的种类较多,但融合深度与广度均不足,缺乏创新意识。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在融合中的应用较少,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不充分。旅游产品、工艺品、艺术作品表演等转化为文化产品的能力有限,缺乏具有竞争力及市场影响力的融合产品。原因在于陕西在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时,只重视了物质文化遗产,却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很多文化创意则来源于非遗,这些文化资源中基本没有形成产业化。

        第三,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较慢,拓展不足,创新不够,限制了文旅融合的进程。

陕西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比较少,深度参与市场化运营的主动性还不够。陕西旅游集团和其他文化产业公司对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的能力不足,缺乏品牌,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与辐射效应。陕西省文旅产业拓展的渠道主要有“文化旅游 +会展包括节庆”“文化旅游 + 影视演艺”和“文化旅游 + 动漫”等。在陕西省展会业中,除了“丝绸之路旅游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丝绸之路电影节”三个展会在国内有知名度外,其他展会项目影响力不大;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演艺产品数量较少;动漫技术在陕西省文化旅游景区的应用率仅为 6. 6% 应用率甚微。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第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欠缺,文旅融合发展内生力不够

  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陕西人均收入水平低,导致人才流入不足。在陕的人才数量和人才结构都不能满足需求,缺乏复合型创意型人才、市场营销人才、高级管理型人才,阻滞了文旅融合发展。

         第五,发展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单一

陕西目前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资金来自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主要是投融资体系不完善,民营文化企业规模较小,市场化运作程度比较低,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文旅深度融合的解决方法

       陕西文化旅游业要构建文旅产业顶层融合、产品融合、营销融合的大格局,努力实现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新提升。

  一,加快推动管理体制的改革

陕西加快文化与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国有文旅企业能够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打破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的状况,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以利于景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为文旅融合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建议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时将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与旅游产业发展一同规划、安排、部署。要结合陕西文化旅游业发展形势和趋势,前瞻性出台财政扶持政策、金融倾斜政策、产业投资政策等,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向文旅融合聚集。

  二,增强企业创新意识

企业是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文化企业,都应意识到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具有创新的理念和精神。新时代,文旅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客户需求,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注重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此,深入调研,做强做精一批具有创新性、竞争力、水平高、特色明显的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企业,使之发挥“旗舰”作用,促进结构合理的产业体系的形成;支持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促进文旅产业融合提升。 

  三,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与供给

陕西省应对现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拓多种形式的专题旅游,增加文化旅游景区品牌化、特色化供给。依托陕西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旅游景区与地域文化,开发、打造出一批新的文化旅游,增强文化旅游景区的特色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构建陕西文化旅游目的地系列品牌。结合民俗文化、民间工艺体验旅游等项目的开发,保护和发展传统民间艺术,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构筑多元立体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形式。

  四,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资金投入

陕西省要对文化资源主动向旅游资源转化的国保、省保、市保单位加大财政资金拔付;设立文旅融合专项发展资金,放宽融资条件,延长***期限,鼓励文旅融合产品创新创造;对文化产品与旅游产品双向融合趋势明显的企业加大产业投资政策扶持,帮助其发展壮大。其次,鼓励多元化的经营与多元化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及海外资本的多渠道融合机制,支持一些条件成熟的文化、旅游企业上市,并进一步支持其参股、控股、兼并、收购文化或旅游企业,采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促进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增质提效。 

  五,传承地域文化,打造文化

发掘地域文化,打造文化。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地域民俗素材,统筹规划和建设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民俗小镇等,把有形、无形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另一方面,要创新手段和方法,传承地域文化,讲好陕西故事。

  六,加大整合力度,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产品

陕西具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秦岭山水等众多资源形式,加大整合这些文化资源的的力度,以此保持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为一体的核心品牌项目,依靠核心品牌项目并向外延伸,完善产业内部架构的配套设施,实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例如可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旅游”品牌,实现陕西“丝路文化”与“丝路旅游”融为一体。 

  七,构建人才建设机制,培养文旅融合人才

  陕西省应着力于建立文旅人才建设机制。 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制度,通过激励政策、员工持股等方式引进各类文旅人才,尤其是既懂创意、又懂市场运作和经营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可利用陕西省自身的教育资源,通过联合培养、社会机构培训等方式培养各层次所需的的文旅人才,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把握文旅融和发展的方向

  随着中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全国人均国内旅游次数已达3/年以上,文化旅游成为国内较大的文化消费市场。因此,在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中融入旅游需求导向,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注入旅游发展手段,文旅融合发展,必将有利于更快较好地推进文化产品的创新开发与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陕西文旅融合发展要注意确保政策先导。旅游与文化事业发展在很多领域具有交叉性和融合性,在保障机制建设方面,通过旅游与文化事业相关政策内容的深度融合,建立政策体系的双重领域共享机制,能够较好地发挥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综合效能。

  新旅游时代就是文化塑造与旅游体验的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体验的闭环,以旅游为平台,促进文化开放和跨文化交流。文旅融合是文化产品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陕西对外文化开放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文旅融合发展会带来传统景区的进一步升级。譬如,华山、翠华山、太白山等靠山吃山的景区,将会有很大发展,包括景区内容的提升、景区产品质量升级,这是市场倒逼下进行的改革。未来门票价格可能下降或取消,收入来源要依靠新的文旅融合产品来推动,从单一的观光游走向休闲度假、全域旅游等业态,朝着综合文化旅游目的地等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方向发展。这中间的变革,也将是陕西本土集团涌现或崛起的时机。一些线上的公司正加速往线下走,一些线上动漫类公司也积极走向线下,通过IP和流量去线下拿地,落地项目,这也是一个趋势。

  文旅融合趋势进一步增强,文旅产业投资增长将持续走热,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将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在资本、创意和科技的驱动下,文旅新产品新业态的迭代更新必然加快,蕴含着巨量的投资空间和潜力。旅游业态以及其产品的竞争力实质皆为文化的竞争,文旅融合发展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领域。

 张燕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社科专家库专家。)


丝路国际传媒网,专营 绘画艺术 艺术家风采 艺术臻品 书法名作 理事单位 图说丝路 图说天下 等业务,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联系电话:13087583936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丝路国际传媒网 技术支持:陕西印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XML 备案号:陕ICP备18014265号-1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